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被讨厌的勇气
by 岸见一郎 / 古贺史健

读了苏格拉底的著作后对这种对话式的文本很亲切,通过对话来启发对方心底的智慧,而不是教条式的讲授道理。真正的智慧藏在个人心底,只能靠个人领悟,导师起到的作用是唤起。这也是苏格拉底的愿望吧。

弗洛伊德,荣格和阿德勒,近代心理学三大巨头,相比之下阿德勒的名字在平常人心中并没有那么响亮。这本书算是阿德勒心理学的朴素入门,有不少对话内容引人思考。

全书的核心一如书名,即人们都应该拥有“被他人讨厌的勇气”,这真的是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联想到一个朋友的经历,少年时期的他可以说一路顺风顺水,家庭,学业,人际关系都令人满意。但随之而来的是沉重的包袱,时刻都想着如何让他人眼中的自己变得更优秀,八面玲珑的同时也丧失的真正的自我,考虑他人的看法明面上是对他人的关注,但潜意识里充满了强烈的自恋情结。这种在意他人对自己看法的心态真真确确是一种人类作为社会动物的本能性倾向,甚至能用进化心理学来解释,即更好预测他人的行为从而达成合作能够加大种群的生存可能。但有些人走了极端,那位朋友的少年时期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活的浑浑噩噩,考试第一名想到的是家人的奖励老师的赞许和同学的羡慕,跑步破纪录更在意他人的夸奖,收到情书只想着去和亲密好友炫耀,尝试与班上每个同学搞好关系,甚至做出不少性格上的妥协。现在想想他真的活得很累。后来他去了美国,接触到了崭新的,更为辽阔的世界。在那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存在,他也不再特殊。接下来整个认知上进行了痛苦的转变,整个过程可以说长达几年,期间经历了很多事,也逐渐接触到美国社会那样一种carefree的心态,个体沐浴在更加自由和有尊严的光辉之下,心态慢慢转变。如今那位朋友对他人的目光在意越来越少,行为做事也更加从内心出发,抛开了许许多多的无效社交,整个人变得开心,活着也更轻松,以及最重要的,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他自己想做的事情。

那位朋友的经历结合这本书本身,感受是书里传递的概念比如“课题分离”,“被讨厌的勇气”等,都是属于看山看水的第三重境界。渴求他人关注到开始关注自身这样一个过程的转变也许是一条必经之路,不必期待个体从最开始就能做到为自己而活,作者也说,可能需要20年才能完全掌握。同时书中也并没有给出如何达到这些概念的具体途径,更注重介绍概念本身。这就造成认知和实践的脱节,这些建议更像是终极的指导方案,如港口灯塔一样保证确保行进的终点坐标,至于具体如何走,还是得靠自己的体悟,大部分人都会经历这样的迷茫,但有了灯塔的指引也许有一部分人能够最终航行到彼岸,如果真的能如此那么这本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